三流的母親做保姆,二流的母親做教練,一流的母親呢

我們都愛地理 2020-09-05 檢舉

近日,一位學霸寫萬字長文自曝拉黑父母多年、12年春節不回家,且將自己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歸結為——父母從小對自己“過度關愛”。

由此被推向輿論風口浪尖的不只是一個“問題家庭”,還有常談常惑的當下中國家庭教育。起點是愛,為何終點成怨?何為健康的家庭教育?讀這篇文章,照照鏡子。

三流的母親做保姆,二流的母親做教練,一流的母親什么樣?

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,無論是怎樣的母親,“榜樣”也好、“教練”也好,“保姆”也罷,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: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。

三流的母親做保姆,二流的母親做教練,一流的母親呢

母親的情緒對于孩子來說意義極為重要,媽媽的性格與脾氣,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。媽媽性格溫和,孩子性情也趨于平和,內心世界穩定;

媽媽如果性格暴躁、喜怒無常,孩子也心浮氣躁,遇事情緒化,做事容易諸多不成。所以,控制情緒是做現代媽媽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。

要學的第一個字是“虛”

很多媽媽很精明,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問題,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來,這不是母親的內涵。

在看到自己孩子優缺點的時候,做母親的都不要立即就反應出來。為什么不要動,因為孩子需要空間去自己成長,母親隨意而過多的評價,往往使孩子喪失內在的動力,而更多在意母親的反應。

有的家長很納悶:

孩子在別人面前都很好,一回到家,一看到自己的媽媽就變了另一個人似的,變得急躁又不可理解。

為什么這樣,可能就是這個“虛”沒做好。做不到不露聲色、不能夠虛下來的母親,無法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。

孩子的情緒得不到母親情緒的包容,要么變得謹小慎微,要么對抗性強,親子關系難以順暢。

要學的第二個字是:“弱”

母親在孩子面前要學會示“弱”。強勢媽媽的孩子很難自信,孩子的自信會在媽媽一直強勢的狀態里一點點削弱。

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,實際上是通過示弱實現對孩子的托舉,孩子的內心會因此逐漸自信而堅強。

所以,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,就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。凡是對孩子一直強勢的父母,實際上是在壓制孩子的成長和發展。

要學的第三個字是:“柔”

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一個母親真正的教育力量在于“柔和”。

你會發現,越柔和的母親,有時候帶動孩子的能力越強,越是扯著嗓門整天對孩子叫嚷的母親,則往往難以挑起真正引導和帶動孩子的重擔。

三流的母親做保姆,二流的母親做教練,一流的母親呢

每位家長都重視孩子的學習,但是,家長的心態應該放在哪?

請千萬不要急著報班、著急找家教、著急找一些方法層面的東西來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。

家庭教育重在養,而非在教。我們需要特別解讀以下兩個字:一是情,二是禮。

教育需要有情有禮,這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遵守的原則。

教無定法,對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,需要的方法肯定是不同的。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原則需要注意,那就是要有情有禮,情在禮的前面。

現在家庭教育的現狀是什么呢?

有情

來源:企鹅号

推薦閱讀